Hi, 欢迎访问建材天地官方门户站,不定期会有免费展览,敬请关注!
服务热线:0757-8272-8676
标题摘要内容

【建材天地

电子报

新闻动态
脱掉“低价”帽子 临沂产区能否赶超淄博?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839天前 | 6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停产、关停,原材料成本上涨,到现在的涨价,山东产区近一年都有点闹腾。而在淄博产区去产能整顿期间到现在最终确定保留企业,关于现在淄博产区还能不能支撑山东产区的话题,开始被人们关注。


临沂产区作为内墙砖产能最大的产区,近年开始有不少生产线转产地砖,不再是内墙砖称霸,企业也开始注重墙地两大产品体系同步走。尤其在今年淄博陶博会期间,可以明显的发现,临沂产区参展企业的产品和淄博当地企业,在产品上几乎同步,现代仿古、通体大理石、瓷砖、柔光砖、陶瓷大板。

产能上,淄博产区砍掉了很多,临沂产区完全可以弥补淄博企业和贴牌商对于产能的需求,但是否就可以说现在的山东产区都在依靠临沂来支撑呢?

产区差异缩小,

临沂有一批来了又走的贴牌商

“这几年临沂和淄博的区域差异性越来越小,不管怎么说,淄博产区的生产线虽然越来越小了,但多年沉淀的区域品牌优势仍然存在,不论是产品品质、品牌口碑和品牌化操作上,都要远远优于临沂产区。”双福企业总经理王运芝认为,现在除佛山以外,甚至有些产品包括佛山在内,产区之间的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这一点在临沂和淄博产区之间尤为明显。

“说实话,临沂产区现在还是太混乱,价格战的情况严重。”鑫隆陶瓷是临沂产区近几年一直坚持做品质的陶瓷企业之一,但是也有企业这些年一直在呼吁做品牌,展厅和营销、宣传一直也都有投入,且投入的成本也都较高,市场和品牌却始终未见太大的成效。“现在产区里更多的企业还是在走价格路线,以至于扰乱了整个临沂产区的价格体系。现在双福企业想做品牌,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来。”

临沂从早期的“低价”产区,因近几年环保带来的倒逼转型后,随着企业生产和环保成本的投入,也开始让不少企业在产品上有了更多的尝试。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淄博产区受企业停产和产能不足影响,很多淄博贴牌商转移至临沂产区企业,其中贴牌商群体转移最多的是奥达陶瓷和宏都陶瓷,数量都在10家以上。2017年临沂产区转产仿古砖期间,更有统一陶瓷的出口商转战至临沂一地砖企业,并承包了一条生产线的仿古砖产能。上述提到的这些贴牌商,最终留下来的只是少数,其中统一陶瓷出口商流失的原因,则是厂家迫于生产成本压力,在原材料上动了手脚,偷工减料,以至产品品质严重缺失。

“为什么来了那么多贴牌商,最终又走了?质量不稳定,那些把价格压得很低的企业,为了吸引淄博贴牌商,一开始产品质量抓得严格,后面赚到钱了,就不管质量了。”临沂一陶瓷企业负责人分析淄博贴牌商流失时谈到。

早期“低价”的帽子确实不再被外人提及,但是从低价到留不住贴牌商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临沂产区想要成为另一个淄博产区,多多少少也可看出,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生产、产品质量以及被贴牌商诟病诚信等区域的问题。

“淄博潜力更大”,

产区需紧追小线的灵活与精度

淄博陶博会上东森企业推出了600×600(mm)、600×900(mm)现代仿古砖,还有600×1200(mm)、200×1200(mm)规格的现代风的钛晶大板产品。但其中有一项工艺他们敢宣称“江北第一家”。一石多面,工艺已实现干粒面、柔面、亚光面、柔抛面,在正式投产现代仿古后,东森企业将一石多面与材料进行混搭。目前,东森企业现代仿古砖产品已经达到了5°,远远低于市场主流的亮泽度。仅以目前的工艺水平来看,长江以北,东森企业是唯一一家。东森陶瓷总经理陈乃涛表示,各个产区不管怎么样,未来的趋势都趋向于产品。产品是企业的中心,一旦各产区的优秀企业开始集中精力研发同一类新品,那么经销商就开始不关心你是哪个产区,而是关心哪家的产品做得更好。而这一点在近年的大理石瓷砖系列以及现代仿古砖上体现都较为明显。

陈乃涛同样提出,淄博产区未来的潜力会非常大。“淘汰的是什么样的企业,留下的又是什么企业。没有一定的实力,企业肯定不愿意在这种压力下坚持保留,肯定的是,从坚持保留下的那一刻起,到未来三年,淄博企业都在谋划布局市场和产品。而这个三年,淄博企业会提升到什么程度,现在都还是无法想象的。”与过去企业生存环境不同的是,淄博现有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会追加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从临沂企业角度来看,这些未来的潜力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现在更多的是过渡期,还难以看出变化,但是布局一旦形成,临沂和周边产区就不只是3—5年的差距。”

淄博陶博会期间,金卡总经理高正谈到,这片砖不是普通喷墨就能做出来的,看着很简单,但里面加了两道效果版工艺,仅仅这两道工艺就是其他产区暂时实现不了的,大线做不了,宽体窑不好做,只能是淄博产区生产线较小的企业可以实行快速转换和产品精度。

目前淄博产区企业的生产线大多较小,日产能多在几千平方米。“所以说淄博的优势和底线还是产品,至少在仿古砖这方面,淄博的产品从来不比其他地方差到哪里。”高正谈到。

淄博产区内坚持多年生产高端仿古砖的企业表示,现在逐渐就尝到了甜头,抛釉砖滞销,仿古砖的优势就逐渐凸显,周转率比较高,也就是相比其他厂压了一个亿的库存,厂里的货能卖,而且卖的快,也就是良性库存。尤其是淄博陶博会这段时间,周转率高,资金流动性就相应提高。这是生产普通产品所不能比的。

生产装备拉后腿?

临沂已有企业开始抢占先机

价格的起起伏伏,实质反映出产品质量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而限制这一因素的重要原因则是背后的生产装备。

“装备上,每个环节都是精心打造的。”佳宝陶瓷董事长于孝胜认为,想要跳出现在的临沂陶瓷圈,就必须大胆尝试,现在已经试产的新厂———志强陶瓷,装备可称得上江北第一家,甚至在国内都算上数一数二,但是后续产品和企业综合管理上,还要继续提升,才能保证产品和品质。

于孝胜认为,整个生产的源头在原材料上,应该首先对其进行严格把关。传统的原料处理喂料机,由于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各种原料来调整配方比例,而且大多需要铲车进行操作,精确度只能依赖人工计量。如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多一铲车或少一铲车的情况多有出现,而仅仅是这一点,对于想保障产品品质稳定的企业来说,基本就处于被动状态,严重的甚至是灾难。于孝胜还透露,志强陶瓷新厂完全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处理方式,每次料仓备料量都非常大,完全可以保障同一批次的产品都来自同一批原材料,如此,就不会出现因不同原材料生产同批次产品,而导致色差等各种问题。

“在全行业都在装备宽体窑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低产能的窄体窑。宽体窑必然带来产能问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产品品质。房地产发展十几年,接下来肯定会慢慢萎缩,而精装房的开始推广,势必会让房地产商在瓷砖选择上,也开始注重品质。这些宽体窑的竞争性都会较弱。”于孝胜谈到,之所以选择薄板,是因为未来市场里,薄板更适合家庭二次装修。城市买房的人们,刚需比重还是大多数,第一次买房装修被淘汰后,肯定不会考虑再贷款换房,而是会考虑换装修。从装修的便捷性上来说,原来把地砖撬掉比较麻烦,而如果选用薄板,就可以直接铺在原来的地面上,而且薄板非常薄,不会影响高度。“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个新厂试产成功,这些产品肯定会脱离现在的临沂市场,不在一个水平上销售。”


New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