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材天地】
电子报
_4fcHVp.jpg)
作为BG葆格荟的创始人,我一直视意大利为陶瓷行业的“精神故乡”。2025年9月,我再次启程,参观了博洛尼亚陶瓷展(Cersaie)和维罗纳石材展,并走访了几个意大利知名陶瓷品牌的展厅和意大利的设计公司。这次行程并非简单的观光,而是对行业脉搏的深度触摸。
.png)
走进2025年的博洛尼亚陶瓷展,我的第一感受是“安静”,甚至可以说,有些“寂寞”。这种寂寞,并非门可罗雀的冷清,而是一种繁华褪去后的冷静。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市场的真实温度,也照出了我们每一个从业者内心的焦虑与期望。展厅里少了以往的喧闹与炫目,没有五颜六色的奢石,也没有那些令人惊叹的“黑科技”(炫技的新工艺)演示。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实用性和本质的产品陈列。大多数品牌将焦点锁定在素色题材的瓷砖上,例如洞石、莱姆石、水泥、砂岩、各种岩石纹理,以及纯色系列。
.png)
这些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导——米色、浅米色、浅黄色、浅咖色、棕色等柔和色系成为绝对主角,营造出一种温暖、亲切的氛围。这与前几年主导市场的冷灰调形成鲜明对比:灰色曾经是意大利陶瓷的“万金油”,象征现代主义和都市感,但今年,暖调的回归似乎在回应全球消费者对“家居治愈”的需求,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更渴望一种柔和、回归自然的居住环境。
_R2BZKm.jpg)
回顾以往展会,意大利品牌如IMOLA、IRIS和ABK等,总会以大理石和奢石岩板设计作为重头戏,每年迭代花色、工艺、规格、花片组合、产品配套和空间应用。例如,2024年流行的定位结晶釉和定位胶水干粒等延伸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这些品牌的岩板中,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光泽度和纹理真实感,还配以特别的空间展示(如模拟高端酒店大堂或别墅客厅),成为展会的视觉焦点和讨论热点。这些创新往往强调奢华感和前沿性,吸引了全球买家蜂拥而至。
_Y2L4tO.jpg)
这种转变让展会显得有些“平淡”,少了色彩缤纷的创新和奢华的张力。对于瓷砖经销商、设计师或消费者来说,这次展会可能缺乏亮点,甚至略显无聊——没有那些“哇哦时刻”,容易让人觉得缺乏新鲜感。
但对于像我这样的瓷砖品牌创始人、产品开发人员、空间设计师,这正是绝佳的学习机会。低调的产品和展位设计剥离了多余的视觉干扰,让我们能更专注地研究产品细节、空间逻辑和系统构建。这次展会的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创新不一定总要“亮眼”,务实的系统性往往更具长效竞争力。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这种“低调务实”或许是行业对全球经济低迷的理性回应。
_JkxA19.jpg)
ATLAS CONCORDE:系统性“安全美学”的优越性、局限性与启示
在众多品牌中,我特别花时间研究了意大利巨头ATLAS CONCORDE的展厅和产品。这个品牌一贯以安全、保守、稳重的风格著称,通常不追求大胆创新,而是专注于能“卖货”的产品结构。过去,如果展会充斥着亮眼的新工艺和新花色,我们这些以创新和差异化为主的中国品牌往往不会过多关注ATLAS CONCORDE,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同——他们注重销量,我们追求独特。但今年展会的低调氛围,让我有机会深入剖析他们的产品体系,并发现其在完整性和适配性上的宝贵价值。
_Z5CTkU.jpg)
ATLAS CONCORDE的产品线非常完善,他们将不同题材组织成“WORLD”系列,形成全方位的配套系统。例如,Marvel World专注于大理石瓷砖和岩板系统,今年继续迭代,强调经典纹理的当代诠释;
Boost World以素色和浅纹理为主,包括水泥(含彩色)和轻纹理岩石设计,覆盖暖调色系,适合多种场景;Nyra World作为2025年的新品,以岩石纹理为主,展会重点展示,体现了他们对自然材质的深度探索;Log World则是木纹设计系列,与意大利木地板公司ITLAS合作,2024年大规模推出,今年小幅更新,继续展示其在室内外应用的潜力。今年展会的一个突出题材是洞石(travertine)。
_u8UTC6.jpg)
ATLAS CONCORDE的Marvel Travertine(Marvel T)系列特别引人注目,这是他们与知名设计师Piero Lissoni的合作成果。他们为洞石产品打造了多个空间展示,不仅包括基础砖和岩板,还配套了2-3组模具墙砖,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设计感。整体色调温馨统一,却不乏变化,让人感受到“既安全又精致”的美学。
在规格和厚度上,ATLAS CONCORDE的系列通常覆盖6-8种颜色基础砖,规格从常规的1200x1200mm、600x1200mm、600x600mm延伸到大规格岩板(如1200x2780mm、1600x3200mm),部分产品还会配套如800x800mm、400x800mm、500x1200mm。厚度从9mm、6mm到12mm(台面板)和20mm(户外砖)。这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基础砖、模具砖、花片、马赛克、户外砖和大规格台面板,适用于商业、家装、室内外、墙地家居等场景。这种系统性让产品高度适配市场需求,并能为设计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jpg)
然而,这种“安全美学”也存在局限。ATLAS CONCORDE的产品缺乏大胆的创新和个性张扬,容易被视为“中规中矩”,在追求前沿趋势的年轻消费者中竞争力不足。在工艺上,他们避开高风险的前沿技术(如2024年的定位结晶釉),可能错失“爆款”机会,导致品牌在高端奢侈定位上稍显保守。
.jpg)
对于我们小而美的品牌,ATLAS CONCORDE的系统性启示在于:即使规模有限,也可以通过构建完整的产品生态(如小系列的规格多样化和配套设计)增强市场韧性,避免单一产品依赖;同时,学习他们的设计师合作模式(如与Piero Lissoni的联名),能为小品牌注入高端文化价值,提升差异化。但我们需警惕其局限,避免过度保守——小品牌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可借鉴其系统框架,但注入更多个性元素。对于大品牌(如国内头部瓷砖企业),启示更直接:模仿其“WORLD”系列模式,建立全场景产品体系,能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并在低迷市场中实现稳定销量;局限性提醒大品牌需平衡务实与创新,避免产品同质化。总体而言,这对我们意味着从“卖产品”转向“卖系统”,在经济下行期提升竞争力。这正是我为BG葆格荟规划产品体系时,反复强调的“生态”思维。一个好的品牌,不仅要有引人注目的“爆款”,更要有能支撑起商业大厦的坚实“产品矩阵”。
.jpg)
SANT'AGOSTINO:成本智慧下的产品观与市场匹配
另一个让我驻足良久的品牌是Ceramica SANT’AGOSTINO。这个品牌规模不算最大,但一贯坚持自己的方向,不盲从主流趋势,却总能保持独特辨识度。他们的产品线丰富,涵盖各类题材、大中小的规格,包括岩板、瓷砖和小砖。今年展会中,我特别欣赏他们的Gravel系列,这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的产品体系,体现了他们在材质创新和成本控制上的巧思。
Gravel系列结合了多种素材:基础砖以水泥设计为主,基础砖以水磨石设计为主,还有混合设计(砖,将两者融合)。这些元素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应用——例如,地面用一种、墙面用另一种、卫浴背景或台面用第三种。这让空间既统一,又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同时,系列配套了模具墙砖和纹理花片,但SANT’AGOSTINO采用了创新的“平面处理”模式:原本需要复杂实体模具或三次烧工艺的凹凸效果和花片,他们通过图案刻画高低落差和颜色差异,实现平面模拟。这样,不仅保留了装饰效果,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jpg)
SANT’AGOSTINO的产品观源于对市场务实的洞察。在建材行业低迷期,他们选择避开高成本的前沿工艺,转而追求“高效创新”——通过平面模拟简化生产,降低费用,同时保持视觉多样性。这不是退步,而是战略调整:面对消费者预算紧缩和供应链压力,他们优先确保产品的实用性和可负担性,同时保留品牌辨识度(如独特的材质融合)。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下,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灵活性和预算友好”的材料。Gravel系列的组合模式提供无限创意空间(如混搭水泥和水磨石),让设计师能轻松打造层次感强的设计,而平面处理降低了成本门槛,避免了传统模具的复杂安装。这在追求可持续和经济设计的时代特别受欢迎——设计师可以为客户提供高端视觉效果,而不牺牲预算。
.jpg)
对于经销商,这意味着更易销售的产品:成本低、库存灵活、应用场景广,能在低迷市场中提升成交率;同时,独特的辨识度帮助经销商差异化定位,避免价格战。对于品牌方(如我们中国企业),它启示我们转向“智慧创新”——不是一味追逐新技术,而是优化现有工艺,实现装饰与经济的平衡。这能增强品牌韧性,尤其在经济下行期,帮助我们从“卖砖”转向“卖解决方案”。BG葆格荟在开发产品时,同样面临着“美学”与“成本”的平衡难题。SANT’AGOSTINO的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有时并非源于最昂贵的工艺,而是源于对市场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巧妙的创造力。
展会变化对中国瓷砖品牌的启示:从“创新狂欢”到“务实转型”,今年博洛尼亚展与往年的最大不同在于“低调务实”的转向:从大理石奢石的华丽迭代,到素色暖调的回归;从前沿工艺的炫耀,到常规技术的保守;从大规格岩板的霸屏,到常规尺寸的强调。这并非行业衰退,而是对全球经济低迷、供应链中断和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回应。意大利品牌在“收缩”中寻求稳定,提醒我们中国瓷砖品牌需审视自身策略。
.jpg)
首先,对于中国品牌整体,这意味着从“爆款驱动”转向“系统构建”。以往,我们常追逐意大利的“黑科技”(如2024年的结晶釉),但今年展会显示,在市场低迷期,务实更重要。中国品牌应借鉴展会趋势,开发暖调素色产品(如洞石系列),强调全场景适配(如ATLAS的WORLD模式),以应对国内消费降级。其次,分品牌规模:小而美品牌可学习低调创新(如SANT’AGOSTINO的平面模拟),聚焦成本智慧和设计师匹配,提升差异化;大品牌则需构建完整生态(如规格多样化),优化供应链,实现稳定销量。再次,在工艺上,启示我们平衡创新与保守:不要盲目跟风新技术,而是在常规工艺中注入文化元素(如暖调治愈设计),适应“后奢华”时代。最后,这变化警示我们:行业周期性强,在低谷期,专注产品本质和市场韧性,能为复苏期积蓄力量。中国品牌若能从此次“低调启示”中转型,将在全球竞争中更具优势。
结语:从意大利展汲取的行动力
除了博洛尼亚展,我还参观了维罗纳石材展,那里更注重天然石材的创新应用,以及几个意大利陶瓷品牌的展厅(如走访时见到的空间设计细节)。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意大利陶瓷行业的“低调转向”并非衰退,而是对市场务实的回应——在不确定时代,系统性、适配性和成本智慧比盲目创新更重要。对于中国瓷砖品牌,我们应借鉴这些,构建更健全的产品生态,同时保持差异化。
.png)
这次行程如同一场心灵洗礼,让我更加坚信,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穿越冬天的勇气和智慧。意大利人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回归本质,苦练内功。那我们呢?对于BG葆格荟而言,答案是明确的:我们将在“小而美”的道路上,融入“系统性”的骨架,在“成本智慧”的约束下,绽放“独特设计”的光芒。
.jpg)
对于所有的经销商伙伴和行业同仁,我想说:市场的寒风,恰恰是淘汰投机者、成就实干家的最佳时机。让我们停止盲目的跟风和内卷,静下心来,真正去思考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的品牌能提供什么。
前路或许漫长,但方向已经清晰。期待与各位同行,共同迎接中国瓷砖行业的下一个春天。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由企业提供素材,小编整理编辑,仅供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版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