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2018第十六届中国建陶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风景优美、白鹭齐飞的绿岛湖·点金艺术馆成功召开。国内外知名陶机装备、工艺技术、色釉料墨水、创意设计、陶瓷生产企业代表以及行业资深媒体人在会上各抒己见,一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简润桐l
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简润桐谈到了两点,其一:陶瓷大板应用范围广,在中国的消费潜力大,未来销售情况向好;其二,关于智能制造,未来陶企可以考虑生产定制化瓷砖,并对未来工厂智能化生产做了预测和讲解。
佛山中陶联盟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彭婉明
佛山中陶联盟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彭婉明向大家介绍了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指导,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广东陶瓷协会主办,佛山中陶联盟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佛山)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览会CICEE(5月30日—6月2日)的招展招商情况。彭总表示,目前招展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大批知名陶瓷装备与色釉料企业均积极支持参展,成绩喜人。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郭浩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郭浩,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现代仿古砖、大理石瓷砖、喷墨渗花砖以及功能性瓷砖、大规格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后,他就“创意设计如何渠道产业转型升级”展开讲述,设计不仅解决瓷砖应用问题,还解决了展示问题,在瓷砖的生产过程中加入设计,更能优化产业链。
广东昊晟企业第一营销中心总经理朱国亮
广东昊晟企业第一营销中心总经理朱国亮认为大理石瓷砖品类的生命周期很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未来大理石瓷砖的发展要注意产品规格、质感和发色问题。此外,未来陶企的发展方向不能仅仅局限在规模和品牌,要更注重品牌背后的平台。
佛山市昂泰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燕燕
佛山市昂泰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燕燕给大家介绍了昂泰渗花墨水的发展过程,她谈到,昂泰渗花墨水的特点是:渗得深,不扩散,渗透深度达到50cc以上,渗透梯度基本一致。此外,墨水环保无异味,并具有严谨的质量保障体系。
博依特科技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继庚
博依特科技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继庚,向大家介绍了工业大数据收集与运用。目前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其中主动挑战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新能源以及新业态和新模式,被动挑战有生态系统容量、制造成本、供应链和产品质量,在新挑战之下,企业要扩展认知边界。
佛山市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达海
佛山市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达海,认为瓷砖产品应该具备防滑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防滑问题,其一是釉料,其二是后期加工方面。他认为产品在花色、品种还是功能性方面都应该百花齐放,而智能化生产要围绕能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中心开展工业智能,把非标生产为标准化生产。

华夏陶瓷网总编刘小明
夏陶瓷网总编刘小明就会展经济给大家分享了厦门石材展的观后感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的见解。刘小明表示,建陶行业正处于转型优化升级的重要时期,行业需要转型,陶企也需要升级,对此,进口陶瓷品牌必将进军中国市场,而潭洲展就是未来承接全球化的品牌、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平台。

中国陶瓷家居网总编李作奇
中国陶瓷家居网总编李作奇谈到,2017年中国陶瓷行业总产量过剩20%,总产能过剩40%,产能过剩两极分化严重,有的陶企库存压力大,有的供不应求。终端销售渠道变化大,尽管经销商还是目前的渠道主体,但很大程度上已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在建陶行业的发展新阶段,销售渠道不再是简单的经销商,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销售渠道,例如房地产,设计师、互联网家装等。

佛山市新景泰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基昌
佛山市新景泰陶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基昌为大家带来关于新景泰海外参展(土耳其、印度)感想的同时,还分享了土耳其和印度陶企的生产情况。此外,他就数码印花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演讲,谈到了选择纺织数码喷墨机的四个关键点、喷头的四大关键技术、纺织喷墨机的三款机型、新景泰singlepass的五大经典结构,以及新景泰打造百年企业的愿景。
广东冠星陶瓷企业技术总监江想健
广东冠星陶瓷企业技术总监江想健分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智能制造,其二是近年来的产品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的智能制造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冠星陶瓷也搭上了这趟列车。随着建陶行业的发展,和后续配套行业的不断完善,大板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大”。现代仿古砖、喷墨渗花砖、功能性瓷砖都是未来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

意大利天工法拉利集团中国区总经理Luca
意大利天工法拉利集团中国区总经理 Luca讲述了六年前后自己对陶瓷行业的不同见解。他从消费群体,以及瓷砖的材质、色彩、尺寸、产量等方面对瓷砖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享了窑炉整线的解决方案等应用措施。

佛山市奇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宝罗拉瓷砖)董事长卢若新
佛山市奇艺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宝罗拉瓷砖)董事长卢若新从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平衡市场需求与产量及库存、大规格瓷砖生产等方面发表了个人见解。说到大规格产品,卢若新认为一般品牌在大规格的推广和销量上仍比较困难,大品牌因为渠道到多推广和销售会相对容易,这是因为大板的铺贴技术还达不到要求,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不够,相比之下,他比较看好目前的新规格1200×1200mm,因为这种规格所有品牌的渠道都能卖。

佛山市陶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扬釉料)副总经理杨为东
佛山市陶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扬釉料)副总经理杨为东大略回忆了中国陶瓷近30年来在自动化、人工和瓷砖品类等多方面的发展,他认为中国陶瓷未来的发展,需要走协同创新的道路。并介绍了中扬釉料从事釉料研发生产的历程。关于负离子瓷砖,杨总认为需要从价格、瓷砖负离子含量等需要制定一个国家标准来规范,维护生产秩序。

台湾知名企业医生联硕企业管理技术研究院总裁邱东波
最后,台湾知名企业医生、联硕企业管理技术研究院总裁邱东波指出中国陶瓷“关起门来自嗨”,缺少创新精神的状况。他花费很多时间跳出陶瓷行业,关注其他行业的创新情况,包括一些行业(如服装)的展会。他认为新时代下需要新思维、新模式,因此展会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他指出未来中国没有新民工只有新合伙人,未来中国没有新公司只有新平台,所以平台很重要,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打造平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