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至今,陶瓷大板如龙卷风一般席卷中国陶瓷行业,在一片无大板,不大牌”的喧嚣声中,许多企业纷纷投身于大规格陶瓷板的生产中,“陶瓷大板”一时间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名词,2017年6月的广州工业展上,针对大规格生产的压机和窑炉设备纷纷亮相,大吨位压机和超宽体窑炉成为主流,让人看到了企业生产大规格产品的更多可能性。有行业人士说“2016是大板元年,2017是突破年,2018是大板爆发年。”那么2018年已经到来,陶瓷大板是否如期而至地爆发?
2017年12月29日,《2017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市场大数据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华夏明珠大酒店举行,报告中指出:陶瓷大板在市场实际销售量微乎其微,企业推大板只是实力的象征,主要原因在于大板的应用方面,设计师还不敢放手运用,而关键在于大板的铺贴施工技师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大板大规模实际销售的瓶颈。从报告中不难看出,尽管行业内前呼后应,一片争先恐后的拥戴声,陶瓷大板在推广和市场销售中仍比较困难,并且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解决。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陶瓷大板的命运如何?是如预言一样会呈现井喷现象,还是会“叫好不叫卖”呢?
虽然陶瓷大板具有减少拼缝,装饰性强,极大地提高空间整体感,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多元切割等优势,但是其存在的短板也不可忽略,如大板对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的标准高,仓储、包装、运输比较困难,在运用上大板的图案设计不容易达到整体性效果,而如《报告》指出:“关键在于大板的铺贴施工技师相当缺乏”,如今行业内最大的困惑是大板如何铺贴,大板对铺贴技术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培养专业的大板铺贴施工技师......这些都会提高大板的综合成本。
对行业来说,陶瓷大板已不是陌生词语,但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于这样规格的产品知之甚少,更很少亲身体验陶瓷大板所装饰的空间效果,因此存在望而却步,不敢消费的心理。对设计师来说,陶瓷大板是否为他们所熟悉,很明显,《报告》中指出设计师并不敢放手运用,看来增强与设计师的合作,增进设计师对陶瓷大板的熟悉度很重要,这些将增加企业对陶瓷大板的推广力度,以及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引导力度,企业需要为陶瓷大板提供一套售前、售后中所存在问题的完善、成熟的解决方案,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接受,让设计师大胆运用。
2017年12月20日,博匠精工“大板?全解密”应用设计、铺贴工艺、公益辅导交流会在佛山禅城永利达广场博匠精工营销中心隆重举办,会后博匠精工发布了大板铺贴胶新品,可以看见,陶瓷大板的落地推广给一些企业带来机遇,华夏陶瓷网总编辑刘小明也在会中指出大板的发展不仅是大板生产企业的机遇,更属于第三方专业平台——安装、铺贴、瓷砖胶等企业的。简一大理石瓷砖董事长李志林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时曾说“陶瓷大板产品的最终应用呈现效果,除了与设计师的空间设计应用有很大关系外,与后端施工关联度亦很大。陶瓷大板的安装施工不同于一般的小规格瓷砖产品,由于砖大,对找平要求更高,必须要很平,否则有一点不平,那么大板翘起来就很明显了。其次,它要用瓷砖胶进行粘贴效果更好。第三,这么大的瓷砖,搬动它需要使用专业的吸盘设备。第四,产品大了,如若施工不得当,出现空鼓就会较之传统小规格而言问题更突显”想要陶瓷大板呈现出好的效果,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辅助产品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陶瓷大板的推广,有利于促进行业后端企业的变革,引发后端企业的升级。
其实“无大板,不大牌”是一种标杆作用,企业推出陶瓷大板,不仅可以作展示其技术实力,还能提高其品牌的影响力和价值,但不为陶瓷大板的市场销量和利润考虑,企业推出大板的意义何在?投入与收获不对等,没有利润支撑,陶瓷大板如何持续发展?毋庸置疑,陶瓷大板仍有很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需要企业去探索。进入大板时代似乎是一种趋势,2018年陶瓷大板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